A²M 讲座 | 【艺术与文学】诗人只是点亮灯盏:狄金森诗歌与当代艺术
“想必会更孤独/若是没有孤独”,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在诗里写道。
与社交恐惧症(SAD)和错失恐惧症(FOMO)相反,孤独是一种力量,属于一颗强大的心灵,孤独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选择留在一个幽居自在的“蓝色半岛”远眺另一个“蓝色半岛”。
狄金森选择终生不婚,幽居于小镇,在夜深人静的夜晚,默默创作诗歌。她坚信“心灵选择自己的社会”,诗歌“是我写给世界的信”——她孤独而强大的一生、她炽热而丰富的创作,吸引着一代代艺术家,前来探访,与之对话。正如狄金森所言,“诗人只是点亮灯盏”,而每一代艺术家都以自己的透镜“散播扩散”。
Lesley Dill, White Poem Dress, 1993
Painted metal and plaster
Private Collection
Joseph Cornell
"Toward the Blue Peninsula" (for Emily Dickinson), 1953
Mixed media
Mary Frank, Head in Fish, 1994
Cut paper
震旦美术馆于本月开始推出【艺术与文学】专题系列讲座,具体着眼于“图像与文本”的关系,将于今年带来6场不同主题的讲座,一起探索艺术与文学的交叉、融合与共生。
本期讲座,震旦美术馆特邀复旦大学中文系王柏华教授,老师将以视觉艺术为中心,从狄金森所在的当代进入我们的当代,重点介绍维多利亚时代女画家梅·卢·托德(Mabel Loomis Todd)和二十世纪装置艺术家约瑟夫·康奈尔(Joseph Cornell),同时特邀复旦学生带来“狄金森与大众文化”的几个亮点。
我们的活动也期待每一位听众的参与,请带上你最喜欢的诗歌,与我们一起朗诵,借助诗歌与艺术的交汇,分享你的孤独,你的快乐,你独一无二的体验。
书籍推荐
《我的战争都埋在诗里:艾米莉·狄金森传》
王柏华 等 译
中信出版社
2024-2
【主讲人】
王柏华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奇境译坊·复旦文学翻译工作坊”主持人,艾米莉·狄金森国际学会(EDIS)理事,出版有专著《中外文学关系论稿》、译著《花朵与漩涡:细读狄金森诗歌》等,主编《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十九首世界诗歌批评本”丛书、“时光诗丛”等。
【活动介绍】
主题:A²M 讲座 | 【艺术与文学】诗人只是点亮灯盏:狄金森诗歌与当代艺术
时间:2025年4月19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震旦美术馆304活动空间
主讲人:王柏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参与方式:活动公益免费,限额50人,需提前预约报名。
线上直播:震旦博物馆视频号同步直播。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震旦美术馆】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